close

一開始總是會想很多,想知道很多,想東想西,找了很多網頁看了很多網頁分享,大致上差不多,

簡單來說呢就是前三個月要補充葉酸中間三個月要補充DHA & 綜合維他命後期要補鐵和C

新手總是有很多疑問,只好把各位分享的經驗在整理成自己要注意的重點,多看多查

05.jpg05.jpg 

孕期分為三個週期:

初期-第0個月~3個月

中期-第4個月~6個月

後期-第7個月~哺乳期

05.jpg05.jpg 

第一孕期(13個月):胎兒發育重要期

此階段,孕婦咪應盡可能從食物中均衡攝取營養,以供胎兒生長所需的養分,包括優質的蛋白質、鈣、鐵各類維生素等。

PS準備懷孕的人,葉酸可以在「懷孕前」三個月開始補充,

蛋白質

賴玉釧營養師說明,對於懷孕的婦女而言,正餐能定時定量很重要。在懷孕初期,熱量尚不需要增加,可是要攝取足夠的蛋白質,所以懷孕期的第一、二、三期應增加10公克的蛋白質,一兩肉約含7公克蛋白質,如果每天喝2250C.C.的牛奶,加上一份的肉(豆、魚、肉、蛋、類,一份約1兩),蛋白質即很充足。原則上,豆、魚、肉、蛋,加上奶類等蛋白質屬於「高生物價」,學理上的高生物價,意即吸收利用率都較高、品質很好。

葉酸

關於胎兒的生長初期,許耀仁醫師指出,葉酸是不可獲缺的營養素,如果缺乏,很可能導致胎兒神經管缺陷,造成例如胎兒無腦症等。因此,孕婦從懷孕前1個月到懷孕的第3個月,最好每天攝取0.4mg的葉酸,而高危險群的孕婦,也就是曾經生過神經管有缺陷的嬰兒,像無腦兒、腦神經缺損;或習慣性流產的孕婦,補充劑量須較一般孕婦高,每天約為4mg

賴玉釧營養師補充,含有葉酸的食物,包括肝臟類、綠色蔬菜、豆類、五穀類、根莖類等。飲食攝取上,建議孕婦攝取糙米、五穀米、或者地瓜澱粉類等高纖維的澱粉類,營養素優於白米。而蔬果方面,水果一天可以吃24份(1份約1個拳頭大)。蔬菜則是一天35碟,盡量每一餐至少半碗到一碗的量。

鎂與維生素A

除了葉酸,許耀仁醫師說明,鎂與維生素A能促進胎兒的肌肉與骨骼的生長發育,可是維生素A不能過量。至於含鎂食物,包括綠色蔬菜、南瓜、葵花子、大豆、全麥食品等。此外,也可多攝取維生素B6B12,具有造血功能,至於含維生素B6的食物,包括雞肉、豬肉、魚類,蔬菜類、五穀類等;也可增加維生素C,像番茄、檸檬、草莓、蘋果等。

02.jpg02.jpg


第二孕期(46個月):器官發展、體重增加

開始補充:綜合維他命、植物性DHA、鋅、維生素D

約莫在第6個時,建議攝取「」,就是蚵仔!也是對寶寶的發育組織健全發展喔~

至於「維生素D」,會建議媽咪們多去戶外散步就好。

DHA

另外,許耀仁醫師說明,46個月胎兒正快速發育,可補充一些鋅、鈣、維生素D以及鐵質。此外,深海魚類像鱈魚、鮭魚等,含有DHA、胺基酸、卵磷脂、鉀、鋅、鈣等營養,有助於胎兒發育,特別是腦部神經系統;而且它也含有Omega-3脂肪酸,能減低血液中的發炎物質。但如果孕婦害怕魚腥味引發孕吐,不妨多吃亞麻仁油,它可以在體內合成DHA;或以魚油膠囊補充。

雖然深海魚類的DHA會軟化細胞膜、增加養分吸收的能力、助於腦部發育,而且還能穩定子宮功能、預防早產、延長孕期等;可是,補充魚油的孕婦,建議到7個月為止;7個月後改補充卵磷脂直到生產。

不過,要注意的是目前深海魚類面臨嚴重汞汙染問題,要慎選魚種,美國食品營養管理局也列出像劍魚、鯊魚、馬頭魚、馬加魚等汞含量過高,食用後可能導致重金屬中毒。因此,計劃懷孕的婦女、孕婦、或正在哺乳的媽媽切勿食用。

至於鋅的部分,缺乏時可能會影響胎兒包括腦、心臟等器官的發育,再者,鋅攝取太少時,媽媽的味覺、嗅覺、食慾會降低、營養吸收減少。含鋅食物,包括肝臟類,像豬肝、牛豬、羊肝,另外也有芝麻。不過要注意的是,懷孕早期不能攝取太多肝臟類食物,因為內含維生素A,不利胎兒健康。

鈣質

在鈣質方面的攝取,賴玉釧營養師認為:「不用刻意增加。」如果懷孕期間腳抽筋,不妨從鈣質含量高的天然食物著手,像奶類製品,包括牛奶、優酪乳、起士等,以及小魚乾等帶骨的魚;而綠色蔬菜也是很好的鈣質來源,例如:波菜、小白菜、海帶、木耳,或海產類植物,像紫菜、海帶等。

許耀仁醫師補充,孕婦可以曬曬太陽,提升維生素D的吸收,另外也可以攝取含鐵質的食物,像蔬菜、瘦肉、肝臟、紅肉等。

纖維質

通常在這時期孕婦容易產生便祕,不妨從天然食物攝取膳食纖維,改善便祕。至於膳食纖維可以從蔬菜、水果、五穀類攝取,它們同時含有一些微量營養素、B群、礦物質等。另外,賴營養師也提醒:「要維持活動量」,像散步對孕婦本身有很多好處,水分也要攝取足夠。雖然便祕多少可能發生,但盡量讓生活維持最好的狀態,能減輕嚴重度。除此,許醫師補充,也可多食用優酪乳、益生菌、乳酸菌、番薯等食物,都能助於改善便祕。

 03.jpg 04.jpg 

第三孕期(7個月~出生):器官重要建構期

要讓鐵吸收更好,可以同時補充維生素C建議大量補充:含鐵食物、卵磷脂

主要是生產時會大量失血,再加上體力流失與哺乳,這些都會讓媽咪們身體疲累,所以這時期要開始補充含鐵食物囉!

蛋白質

7個月後,寶寶在建構自己的體質,許耀仁醫師表示:「蛋白質要充足。」蛋白質最好一半是動物性、一半是植物性,動物性,像瘦肉、魚、牛奶、蛋。植物性,像豆類,豆漿、豆腐、豆乾。此外,這段期間的碳水化合物、脂肪、鹽分等攝取要減少。

至於脂肪方面,像亞麻仁油、葵花油、葵花籽油、葡萄油等植物性脂肪酸,對母體與胎兒的健康較好。而碳水化合物像蔬菜、水果、麵包等,在懷孕二、三期要適度,攝取過多容易變成脂肪屯積體內,造成產後瘦身困難。

另外,針對此時期的營養調整,許醫師提醒:「7個月後停止攝取魚油」,因為魚油所含的DHA在早期懷孕能預防早產,後期繼續攝取擔心可能會延長孕期。因此,想幫助胎兒的腦部發展,可以補充含卵磷脂食物,包括蛋黃、豆類製品、全麥類、硬殼果類等食物。

鐵質

第三孕期會建議增加鐵質部分。國內曾做的營養調查發現,國人的鐵質攝取不足以彌補婦女懷孕、分娩失血及泌乳時的損失。賴玉釧營養師指出,含鐵質食物的來源,像紅肉類、肝臟類、血類,像猪血、鴨血,以及深色蔬菜等。如果要讓鐵吸收更好,可以同時補充維生素C,例如水果,有助於鐵質吸收。如果有貧血問題,可讓醫師診斷看是否需要額外補充鐵劑,切勿自行購買。

維生素B

產前一個月可多補充維生素B群,尤其是維生素B1能減輕壓力。孕婦生產前會覺得壓力大,維生素B群可以紓緩緊張,也可減少頭風情況。像有些產婦生完後會有頭風症狀,需施打維他命B群以改善頭痛不適。

 

11.jpg  11.jpg 

補鈣的最佳時間:
鈣質作為孕期不能忽視的重要元素的補充之一,並不是隨時隨刻都適合進行的。孕期補鈣的最佳時間應該鎖定在睡覺之前以及兩餐之間的黃金時期。這兩個時間段是身體內鈣質含量最少的時候,並且兩餐之間的空腹狀態能夠避免鈣質和草酸等結合,能夠更加有效地發揮鈣的作用,也能使孕期補鈣收效更為明顯

食療補鐵

多吃含鐵豐富的食物如動物肝臟、腎臟、動物血,每周一到兩次。紅肉中如牛肉、羊肉含鐵也較高,懷孕中期每天一到兩次。
因為含鐵食物與維生素C同時吃可以促進鐵吸收,所以平時要多吃一些綠色蔬菜。

紅棗含鐵含維生素C都比較高,每天堅持吃8~10粒。

應該注意膳食的調配,多吃含鐵和蛋白質豐富的食物,如瘦豬肉、牛羊肉、豬肝、蛋黃和大豆及豆製品等,在烹飪食物時最好使用鐵鍋。

DHA 補充?

如果要靠飲食補充足夠的DHA相當於母乳媽媽每周要吃350g的高脂海魚,但由於海魚是汞污染較高的食物,且胎兒和嬰幼兒對汞又較為敏感,因此孕婦和嬰幼兒食用魚類食物並非多多益善,有條件的情況下還是儘量選擇DHA補充劑,如海藻DHA。妊娠和哺乳期婦女攝入DHA的上限為每日1000 mg 
 

14.jpg 14.jpg 

參考網頁:

http://www.mababy.com/knowledge/article.aspx?aid=D0F298266AE1A660

https://read01.com/0aQRDE.html

arrow
arrow
    全站熱搜

    SALLY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